- · 《就业与保障》栏目设置[06/29]
- · 《就业与保障》投稿方式[06/29]
- · 《就业与保障》征稿要求[06/29]
- · 《就业与保障》刊物宗旨[06/29]
浅谈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1 科技进步与就业 纵观20 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进程,都是以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替代手工的高效率生产的发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的冲击,科学技术与就业变化
1 科技进步与就业
纵观20 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进程,都是以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替代手工的高效率生产的发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的冲击,科学技术与就业变化成为历史永恒的讨论主题。
有关科学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20 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和学派都进行了探讨。古典经济学家关于科学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的关系被称作“补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机器的引进和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会导致部分工人被机器替代,但被替代的工人并不一定会失业,因为通过各种机制,这些工人可能在其他地方从事同样的职业,再或者在不同的生产部门重新就业。所以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只是补偿与取代之间的差额引起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从整体均衡理论和要素替代理论出发,认为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可以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形成一种平衡,所以说失业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永远都会有一种清理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存在并发挥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让学者对技术进步与就业问题更加关注。20 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和90年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使得关于就业问题和技术进步关系的讨论更加激烈。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就业问题总体上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派。持积极态度者普遍认为,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部分工人的失业,并不会形成一种严重的失业局面,因为在失去工作的同时也会在另一个地方和领域重新找到工作。而持消极态度者认为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技术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会在一定时期内,让失业者不具备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我国学者更多的聚焦于技术进步对实际产业的影响,朱轶利用DEA 方法估算我国二、三产业全要素的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整体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就业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对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则有着抑制的作用。崔友平等人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我国29 省市技术进步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起到了明显的副作用。
从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来看,主要分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促进和抑制两类,着眼于短期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进步对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必然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2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冲击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就业的影响,主要矛盾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滞后。从各产业来看,首先农业自动化将进一步向前推动,农业也将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农业就业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其次,是对传统制造业的就业冲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入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大部分生产工序将逐步被机器取代,在短时间内,机器替代人的现象将会更加突出,就业挤出效应也更加明显;最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助推了产业间更加快速的融合,尤其体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对产业的内部岗位构成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产业体系的重构升级,将直接促进就业结构的更高级化,这就意味着对低端就业岗位的需求将急剧减少。高端就业岗位的高需求,与劳动力自身能力、素质的不适应,构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匹配的主要矛盾,结构性失业压力巨大,“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另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劳动成本的比较。对于企业而言营利是最大的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各个产业的生产方式将会进行重塑,对于制造业尤为明显,对我国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蓄水池”,同时也是中低端技术型员工最集中的产业,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取代一定数量的简单、重复性的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方式将会得到提高,这将促使减少企业削减人力资源成本,对劳动就业稳定产生冲击,在短时间内存在就业挤出效应。
在劳动力供给层面,教育改革与职业培训现阶段无法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时代的变更,高等教育和专科教育仍然受更多人的重视,相反还无法提高对实践和专业技能的重视度,不仅体现在思想中,也体现在教育体系中,就现阶段而言,技能人才的缺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就导致了“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局面。
文章来源:《就业与保障》 网址: http://www.jyybzzz.cn/qikandaodu/2021/0211/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