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就业与保障》栏目设置[06/29]
- · 《就业与保障》投稿方式[06/29]
- · 《就业与保障》征稿要求[06/29]
- · 《就业与保障》刊物宗旨[06/29]
战“疫”之下的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对策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 辅导员做好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毕业生平稳就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8 年7 月31 日,中共中央政治
一 辅导员做好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毕业生平稳就业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工程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18 年7 月3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习总书记强调了“六个稳”,并将“稳就业”排在了第一位。2019 年10 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会议上,对2020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2020 届的大学毕业生又迎来了新一期毕业季,使得原本即是重中之重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协同我国的经济发展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高校毕业生的稳就业不得不提升重要性,力争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辅导员的岗职要求和疫情中的担当精神
43 号令指明了高校辅导员职责定义“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肩负着帮助和指导大学生顺利毕业、就业的光荣使命。特别是在此次疫情中,辅导员作为党员和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双重身份,更应发挥岗位带来的优势,如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动态、学习能力及性格特征等,结合日常的辅导员管理工作,帮助毕业生正视现实困难,制定具体策略,找到与之匹配的合适岗位,帮助毕业生度过踏入社会的第一道难关,也为疫情中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三)培养大学毕业生在抗疫中的社会使命感
大学毕业生以学生的身份支援抗疫,同时也即将以祖国建设者的身份投入社会。这是考验毕业班辅导员与毕业生双重课题,也是一个教育契机,可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大学生一方面作为社会与高校的被服务者接受者政策扶持和就业指导等帮助,同时也应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民族复兴大业的潮流中,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就业,为稳就业尽一份应有之力,做疫情中特殊的“逆行者”。
二 疫情下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层面影响因素
高校毕业生总量近年来不断增高。翁铁慧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提出,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持续增长,以近三年为例,2018 年毕业生总量820 万,2019 年毕业生总量834 万,预计2020 年的毕业生总量将达到874 万,就业压力客观存在。
就业岗位数量增加力度较弱。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国还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时期,国内就业市场总体岗位量增加乏力。2020 年初的疫情因其高度人传人的特点,我国人口密集型行业停工,多省交通停运,进出口行业受抑制,国内企业受到了不小冲击。尽管在疫情可控之后,李克强总理提出“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但是,大规模停摆后的经济却还处在深度恢复期,叠加社会人员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雪上加霜受到了空前冲击。
(二)学校层面影响因素
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因受疫情影响,授课方式从线上线下的双管齐下转为了线上授课,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适应度不一成了就业指导的新问题,也缺少了当面交流的便利性;授课内容更多的是针对就业政策的简单解读,以及实际面试过程中技巧的指导等,缺少的是针对性的个性化交流。
毕业生就业单位推荐以南京审计大学网站“就业热线”及官方微信“南京审计大学就业在线”为主要官方渠道。南京审计大学是个书院制大学,学生的第二课堂与书院相对应,而第一课堂则是与专业学院相对应。各书院老师的校友推荐资源无法在全校范围内共享,局限在书院范围之内。而对学生有专业性指导的教学单位,即各学院教师的单位推荐资源尚未得到整合利用。毕业生数据资源的处理缺乏整合意识,数据的剖析和应用能力较为薄弱。尽管统计表格的数量很大,后续对数据的处理程度却不高。
(三)辅导员层面影响因素
面对突然来临的疫情,辅导员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学校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沁园书院党委成立了防控工作小组,书院毕业辅导员开展了抗疫云班会,辅助学院老师的线上教学对学生进行云跟踪。但是少了面对面接触,平时工作中的不足也渐渐暴露。例如,区块链的疫情填报每天都有极少部分同学需要电话提醒,是两个月的填报都未养成习惯还是师生的日常链接存在问题,等等。辅导员是做思政工作的,讲道理讲进学生心里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师生关系的打造问题在这种特殊时刻开始凸显出来。
文章来源:《就业与保障》 网址: http://www.jyybzzz.cn/qikandaodu/2021/0122/1074.html
上一篇:论突发事件下劳动者权益保障*
下一篇:基于就业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刍议